▷ 古代按手印是怎样分辨真假的呢?

在当时,是通过肉眼来进行简单的辨认的。但是由于指纹的纹路太细,肉眼辨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,所以干脆在按指纹的时候,选择把整个手或者整个脚的纹路都记录下来。
其实,二千多年前的秦代,我国就有用指纹破案的记录可。在云梦出土秦简中的《封诊式穴盗》篇记载: “内中及穴中外壤有膝、手迹、膝,手各处”。这表明秦代司法人员已将“手迹”作为破案方法,并对作案现场进行司法检验的一种物证。
此后历代,都沿用在文书上以指模、掌模为鉴的习惯。我国古代军队有《箕斗册》,即登记士兵指纹,以便检查。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,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。
而真正将指纹变为一项识别技术的则是宋朝的宋慈,他写的《洗冤集录》里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,并正式提出了指纹识别作为判定人的方法。指纹的使用也就逐渐普及开了。想必不少人看过TVB以宋慈为原型改编的古装悬疑剧《洗冤录》吧,宋慈可以称为中国法医界的鼻祖了。
到了宋朝的时候,指纹断案的技术更加成熟,还出现大规模的采录指纹,这就是像现在你去公安部录存在电脑里的档案一样。而外国对指纹的研究,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,用指纹断案是到19世纪末才有,很多人觉得指纹识别技术是从外国传来的,但其实在指纹的运用上,我们祖先整整领先外国人两千多年。
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,高科技仪器越来越精密,指纹同比于手印得到了更多的运用,比如手机解锁用指纹、电脑登录用指纹、公司考勤记录用指纹、银行保管箱密码大多是使用指纹,特别是在刑侦案件中指纹鉴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当然,在民事诉讼中也会涉及指纹、手印检验鉴定的案件,像借贷或欠款类的,当事人会要求鉴定指纹和手印的真伪,法院会委托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指纹、手印的鉴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