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» 党建工作» 先进典型
诺言重于生命--记山西省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李鸿海
来源:礼贤镇网站    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2016-10-18

做人要讲诚信,尤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、农村支部书记,给老百姓许下的事就得兑现,就得说话算数,就得一件一件地办完,直到把事情办好为止。
--李鸿海


立志战胜贫穷
两坂村沟壑纵横,十年九旱。全村315户1130口人,1850亩土地分布在5平方公里的12条沟13道梁上。过去,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:耕地山梁挂,吃水山沟爬,行路山桥险,有女山外嫁。直到1983年,村里的人均收入仅300元。

土生土长的李鸿海,打小吃尽了苦头,对脚下的土地和父老乡亲充满了感情。1983年,李鸿海当选为两坂村党支部书记后,就立志治穷根。历任村保管员、统计员、生产队长和村委会主任的他,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。

如何治穷?李鸿海想到了紧靠两坂村的县营牢寨煤矿。他到矿上跑了几趟,跟大伙儿一合计,四处筹资,购回四辆运输车,办起了车队,从事煤炭运输。两年下来,村里集体收入和村民个人收入均有明显增加。

有了钱,大伙嚷着要分,可李鸿海想,治穷先要治愚,治愚要抓教育。在他的劝说下,村里一致决定用这笔钱建学校。很快,全县第一栋农村小学教学楼在两坂村拔地而起,村里100多名学生终于告别了那座破庙,高高兴兴坐进了新教室。

为了寻求长远发展,李鸿海找来勘探队,对脚下的资源动了心思。一年后,村办煤矿顺利投产,煤炭加工、运输业形成规模。1992年,两坂村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。紧接着,村里又给家家户户配了新电视,两坂村成了全县第一个电视村。同年,两坂村被评为县级小康村,李鸿海也被县委授予"功勋党支部书记"称号。

然而,李鸿海并不满足,他的目标是要让两坂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!具有超前发展理念的李鸿海,盯上了漫山遍野的酸枣树资源。经过四处考察,他决定将外地优质大枣穗与本村酸枣树嫁接,使酸枣变成大枣。他自费带领群众外出参观,开阔眼界;又把村民带到返乡干部--村红枣协会会长李博鸿的枣园,召开现场会,用典型引路。

可学归学,看归看,村民的积极性就是调动不起来。"这两分钱的本钱,五分钟的技术,人人都能学会、家家都能受益的事,在两坂村怎么就推不开呢?"李鸿海想到了政策调动。2001年正月,村委会发布《告两坂村村民书》:"酸枣接大枣,接穗由村里统一免费提供,每接活一株,村里奖励两毛钱。"村民李福成就是奔着这两毛钱才去嫁接大枣的。他当年接活了3000株,得到奖金600元,收获红枣250公斤,卖了700多元。第二年,尝到甜头的另一村民李成福与妻子起早摸黑,一下子接活大枣6000余株,当年收入5000多元。

到2002年,两坂村酸枣接大枣50万株。2005年年底,酸枣接大枣达80万株,户均3000株左右。酸枣树变成了摇钱树,两坂村成了翼城县的"红枣第一村!"

在李鸿海的努力下,两坂村一步一重天,发展起了几千亩的枣园,建起了数百亩的葡萄园,办起了养鹿场,建起了农贸市场、卫生所,修建了公路大桥和盘山公路。可有谁知道,为了实现心中对百姓致富的承诺,李鸿海带着干粮,背着行囊,东往山东,西到陕西,北上内蒙古,南下河南,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!
照"遗像"铭志
两坂村日新月异,李鸿海追求不止。正当他壮志满怀,不断描绘宏伟蓝图时,却累倒了。

他时常觉得胃疼,吃饭时吞咽困难,一吃就吐,每吃一口饭,得用汤冲一下。体重由原来的230来斤,一下降到了140斤。一次从原北撖乡开会回来的路上,他第一次将病情告诉给与他工作十几年的老会计王贵生。王贵生一听顿时感到不对,怕不是好病,让他到医院检查检查。李鸿海安慰王贵生说没事,等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后再说,就这样他隐瞒了病情。

1999年11月6日,担任了八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李鸿海,又以高票当选为两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。大会上,他一口气向村民许下六个诺言:不向群众集资,建起古北线两坂大桥;不给村民摊派,修好1公里柏油路;发展酸枣接大枣50万株,建设全县红枣第一村;改造兴建六处高灌;再盖一栋教学楼;兴建农贸市场,开办每旬1、4、7集市。

信为人本,一诺千金。

六个承诺,少说也得百万。钱从哪里来?病情一天天加重的李鸿海心急如焚。为了筹资,他东奔西走,四处求援。很快,通村的大桥奠基动工了。他把整个心都拴在了建桥工地上。今天水泥断顿了,明天石头不够了,质量行不行……村民们看着他明显地瘦了。

2000年春节后,一直隐瞒病情的李鸿海,一头栽倒在建桥工地冰冷的河水中。在场干部扶起他,他第一句话就说,不要让外人知道。晚上回到家,妻子看到他脸上蹭破了一片皮,就追根问底,李鸿海就是不说。妻子再也忍不住了,边哭边说:"村里的事啥时是个头啊,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我和娃们可咋活呀?我求你了,明天到医院看一看。"他答应了,可是第二天一大早,妻子还没起床,他已经走了,一走就是一天。就这样今天推明天,明天推后天,一推就是大半年。

2000年7月18日,他再也撑不住了。乡亲们赶忙把他送到医院。一检查:晚期贲门癌!大家都惊呆了。第二天,医院给他做了手术。贲门全切,胃切除3/4,食道切除15厘米,肝切除一叶。躺在病床上,他想的最多的还是给乡亲们许下的六个诺言。

手术六天后,李鸿海坚持出院了。他先跑到照像馆照了一张放大的"遗像",以此提醒自己和生命争时间,抢速度,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多办事。随后,他直接来到建桥工地。一时间,大家惊呆了!李成旺老人抖着手慢慢掀起李鸿海的衣衫,看到他身上还未拆线的伤口足足有一尺长。老人心如刀绞,泣不成声:"鸿海呀,鸿海,你怎能不把命当回事呢?"面对脸色苍白的李鸿海,工地上哭声一片。

李鸿海没有哭,他平静地说:"我知道,这病不好,随时都可能要命。可是等着死不如干着死,我得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和大伙儿一起多干点事。"

他与死神展开了赛跑。2000年8月3日,才下手术台半个月的他就拿上自家的600元钱,雇了两辆车,带上84名村民去邻县学习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。村南头大桥工程开工了,他一天去工地好几趟,上料、搅拌什么都干。村东头酸枣接大枣工程开始了,他拿着村委会出台的优惠政策一家家做工作,调动大家的积极性。村西头大棚种植开始了,他一边招呼技术员,一边组织村民参加学习和培训。村北头的特色养殖搞起来了,他刚出鸡舍又进鹿场。

2001年3月19日,他带红枣协会的几名成员到外地考察,参观归来,正在开会安排下一步工作。有人急匆匆地跑进来说:"快,你的小儿子文学出车祸了!刚被送进县医院……"李鸿海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,赶到医院,小儿子已经闭上了双眼,他忍不住失声痛哭。

面对不幸,乡亲们为李鸿海揪着心。一连几天,李鸿海足不出门,不吃不喝,他痴痴地在儿子的棺木上摸了一遍又一遍。他的眼窝陷得更深,脸色更加苍白,腰杆也更弯了。蹲在儿子坟前,李鸿海泣不成声:"儿啊,你等着!等到爸爸把承诺的六件事办完了,就去好好陪你……"

办完儿子丧事的第二天,他又开始为村里的发展大事忙开了。当晚,村委会召开产业结构调整会议。李鸿海来了,他对大家说:"人死不能复生,再心痛又有什么用?红枣的节令不等人呀!"转天,他又领着人去外地参观红枣园了。

李鸿海经常冲着自己的"遗像"说:"你提醒我吧,生命进入倒计时了!"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、良心,催促着他做最后的冲刺,"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,活一天就要干一天,给乡亲们承诺的六件事一定办完。办不完,我死不瞑目"。

这是一个农民的心声,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。
顽强对抗死神
以群众这杆秤来衡量自己荣辱得失的李鸿海,2003年初春,在群众大会上,承诺要铺设邻近乡村8公里长的柏油路。然而,这一计划遭到了众人反对。

一连几天,他夜不能寐。看着漫山遍野的枣树,他有自己的长远打算。他瞄准的不仅仅是两坂村的红枣,而是一个方圆几十公里的红枣区域。要做大红枣这块蛋糕,必须与史伯、宋家腰、垣头等村成立联合体。而成立红枣联合体的前提是先要把邻近五个山村的路修起来。掏出自己的心窝子话,老百姓终于想通了。

为了让修路的40万元资金早日到位,李鸿海忍着病体的疼痛,跑东跑西筹措资金。7月1日,正是铺设两坂--宋家腰柏油路的关键期。那天,他突然感到力不从心,紧接着一阵眩晕,便什么都不知道了。县医院所做的CT结果表明,他患上了高血压动脉硬化多发性脑梗塞,血压达到140-220毫米汞柱,癌细胞转移到左腋下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。在医院,李鸿海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。他刚能开口说话,就问铺路的事;刚能迈开步,就急着想往村里走。7月12日,李鸿海告诉护士下楼走走,谁知他却趴在骑摩托人的身上回去了,他放心不下铺路的事儿。

李鸿海本来就孱弱的身体,经过这么一折腾,明显顶不住了。一连数天,躺在家里。因治疗副作用,他每天的进食量少得可怜。血压居高不下,连说话的声音也小得听不清楚。转移到腋下的癌细胞发作起来,疼得他浑身冒汗,即使这样,李鸿海凭他超人的毅力,顽强同病魔作斗争。7月底,投资40万元为邻村铺设的柏油路全部完工。

2004年6月,转移至左腋下的癌细胞恶化,鸡蛋大的肿块使李鸿海疼痛难忍,病魔迫使他必须接受化疗。这时李鸿海正在主持村里红枣保鲜库的建设。为了不影响工作,他每天5点起床,乘公共汽车到侯马接受化疗,做完化疗立即回村工作。这一年,两坂村建起了四个红枣气调保鲜库,解决了红枣储存的大问题。村里还给卫生所修建了五间大房子。李鸿海帮助邻村嫁接的红枣获得丰收,买枣的客商一茬又一茬。老百姓高兴地数着卖红枣的钱说:"鸿海可真是个好人啊,他不仅想着两坂村的事,还诚心诚意地帮助我们邻村百姓发家致富。"

2005年4月,李鸿海出现连续咳嗽的症状。他以为这是感冒引起的,到医院一检查才知是癌细胞已转移到了前胸、纵膈段等六个部位。医生要求他必须住院接受治疗,可是他实在放不下手头的活儿,硬是撑到6月才住了院。这一段时间,他帮助邻村集资建起了长40米、宽7米、高4米的梁庄大桥;还投资4万元解决了宋家腰人畜吃水问题;建起了两个蓄水池,铺上了6000米长的管道,让老百姓吃上了自来水。听说李鸿海病情越来越严重,宋家腰村民心里过意不去,给他送来了锦旗,上面写着"铺路引水接大枣,不忘鸿海帮扶恩"。这是邻村老百姓对他最真诚的祝福与感激。

李鸿海就是这样一个人,七年来,他吃饭只能喝流食,每顿饭仅是半碗稀糊糊;睡觉不能躺着睡,一躺下,吃下的饭就会倒流出来。他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有力武器同病魔作斗争,他把承诺看得比生命还重要。他像是一台播种机,走到哪里,就把共同致富的种子播到哪里;走到哪里,哪里就会充满发展的生机与活力!
一切从零做起
2005年5月1日,对李鸿海来说,是一个难忘的日子。这一天,他走进了人民大会堂,捧回了金灿灿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。这一至高荣誉让李鸿海倍感身上的责任。这时,他的身体已经差到了极点,血压一直不稳,肺部因烤电受伤,心脏受到侵袭,药物反应加剧,进食量锐减。有人劝他:"你现在已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了,应该歇一歇啦。"可是他却说:"两坂村人一天不达小康,我就一切从零做起。虽然身体不行了,但我的大脑没有病,只要还有一口气,我就不会歇着。"

李鸿海依然牵挂着村里的事,又领着大伙一件一件兑现承诺。这一年,村中心2公里长的水泥路竣工,村南外环的水泥路完成了土建工程,村里的学校通上了暖气,村西头新打的两口130米的深井出了水,村里红枣发展到100万株。年底,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,李鸿海以全票当选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。群众大会上,他恳切地说:"只要我还有一口气,在三年任期内,决心为大家办好以下18件实事……"旧村改造、村巷水泥路、资助困难户建房、教育奖励、优质枣园建设等,一项项庄重的承诺印在纸上,送到各户,请群众监督。他要用有限的生命,实践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。

2006年1月22日至25日,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组成了由中央电视台、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社等18家中央新闻媒体27名记者组成的李鸿海先进事迹中央采访团,深入两坂村对李鸿海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度采访。面对李鸿海工作和生活的场景,采访团的同志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。对着摄像机镜头,李鸿海说:"与吴仁宝、王乐义相比,用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来衡量,我在年龄上有优势,但在发展理念上有差距。自己和自己比,现在和过去比,两坂村有进步,但与富裕村相比还差很远,只能算刚刚起步。一句话,一切还得从零开始。"

李鸿海的语言朴实无华,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境界。2006年2月初,他把中央采访团捐给他的3200元钱和省委组织部送给他的1万元慰问金送给了贫困户和学校;紧接着,又拿出2万元帮助邻近史伯村一脑瘤患者治病。在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期间,李鸿海因为放心不下村里的事,曾于2月18日"偷偷跑回村里去"。回村后,他首先宣布免去村里孩子们的学费,然后又去看望了乡亲们,随后又召集"酸枣接大枣"协会的老技术员开会,安排2006年春季酸枣接大枣工作。4月份,李鸿海个人出钱购回50万棵官滩枣接穗,免费送给邻近王虎、南北绛村、史村、枣园等10个村子。还免费给隆化镇提供梨枣接穗50万棵。

看着李鸿海用生命谱写的壮丽诗篇,感受着李鸿海"把承诺看得比生命更重要"的诚信精神,我们有理由相信:

以生命相守,

诺言就是一粒种子,

它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。